券商固定收益部门与一批已从事债券现券投资的私募机构,对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兴趣浓厚。这部分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国债期货上市初期的交易主力。虽然银行、保险暂时不参与国债期货,但却高度关注。其中,保险公司对国债期货有着强烈的套保需求。
今日是国债期货上市的首日秀,银行、保险、券商、公募基金、私募等各路机构在期待中难掩兴奋。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机构获悉,经过前期积极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不少券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套保套利策略,有望成为国债期货上市首日秀的交易主角;虽然银行、保险暂时不参与国债期货,但却高度关注该品种,其中,保险公司在该品种上有着强烈的套保需求。
首日秀两类机构唱主角
“目前看来,券商固定收益部门与一些之前就有做债券现券的私募,对参与国债期货兴趣浓厚。这些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国债期货上市初期的主力。”国泰君安期货代理总裁寿亦农说。
据了解,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债券私募中的青骓投资、耀之投资有望通过国泰君安期货成为首批入市的机构投资者。而记者从其他公司也了解到,对接测试国债期货的机构以券商与私募居多。
目前,券商已是银行间市场最活跃的主体之一。以银行间国债现货市场为例,券商是最活跃的交易者,目前持债规模约25亿元左右,月均买卖总额达1400亿元,占比10%。
一位接近中金所的人士介绍,与银行相比,目前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意愿最为强烈;这些机构能够通过套利交易机制基本实现国债期货、现货价格的拟合,为市场提供有效的避险平台,逐步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市,可以有效活跃国债期货市场。
“我们参与国债期货的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用来对冲利率风险。”青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健说,“国债期货上市初期,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期现套利、跨期套利机会,我们会利用先发优势,积极参与。未来,采用趋势套利等策略也是参与市场的选择之一。”
银行套保需求不高
目前,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债期货市场。
据上述接近中金所人士透露,银监会和中金所将对商业银行进行细致的区分,综合考虑资产规模、债券规模、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设定商业银行成为中金所结算会员的资格条件,达到相应条件的银行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参与交易;其他银行则以客户形式参与交易。在国债期货上市初期,可能会有部分银行以客户模式或结算会员模式参与。
商业银行是国债期货最大现货持有者,今后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国债期货?会不会导致多空力量失衡、影响市场有效性?对此,华泰长城期货分析师胡继富表示,银行对于债券投资的套保需求,相对于其现货规模可能会小很多。
据他了解,商业银行大多由专门的资金运营部门来管理债券投资业务,而资金运营部门所遵循的是被动投资原则,只有少数银行由于自身资金来源的特性而采用主动投资理念。商业银行一般将国债投资放在“可供出售”及“持有到期”类,放在交易类的比例比较小,这三类账户的转化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现行会计准则,持有到期债券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市场价值的变化不会影响银行利润和资本公积,这意味着银行对于债券投资的套保需求相对于其现货规模要小很多。
广发期货研究小组估计,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约有5%左右的资金放在交易类账户,这部分资产有空头套保需求。总体而言,银行的套期保值需求不会是单向的,不会出现空头力量或多头力量太大导致市场的剧烈波动。
尽管如此,却并不影响商业银行对国债期货的高关注度。因为影响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程度的因素,还包括利率市场化的进度以及银行内部的考核机制与激励措施等方面。
上一篇: 深化保险业监管机制 充分发挥保险功能
下一篇: 王祖继:保险业改革的重点是向保险市场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