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在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将乐县推出10多种“民生保险”,实现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但发挥了保险的应有作用,还在放大民生财政、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强保险 解民忧 促和谐
将乐推出林木采伐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险期包括从上山砍伐到下山装车全过程。图为采伐工人正在将木材装车。
东南网6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沙观球/文 肖荣华/图)
阅读提示:
将乐县常住人口17万,区域内冰雹等自然灾害多发,加上时有发生的交通事故、林木采伐意外事故等,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给社会安定稳定造成威胁,一旦处理不慎,容易引发上访。前些年,仅交通事故上访案件,年均就达10多起。
但是,近两年来,这类纠纷明显减少。即使今年3月该县大面积遭受冰雹灾害,烟农也没有绝望。因为,他们手里有了一份保险,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引入保险,防范风险,保障发展,化解矛盾,正是将乐县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尝试。县里共推出烟叶种植保险、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保险、水稻种植保险和林木采伐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10多个险种,实现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
通过保险,给将乐安上了“稳定器”。
今年3月,将乐又遭受冰雹灾害,由于烟农有烟叶种植保险保障,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眼下正值烟叶采收季节,图为安仁乡安仁村烟农正扛着烟叶去烤房。
林木采伐意外事故时有发生,采伐业主与伤亡工人家属的纠纷难调。将乐在我省首创林木采伐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用保险制度来解决问题。
林业是将乐县的支柱产业,县里采伐业主有两三百个。肖道长是其中一个,他承包了金森林业公司四五千立方米的采伐量。
肖道长与林木打了13年的交道,最头疼的就是遇上安全事故,“一听到发生事故,头皮就发麻,但是山上作业很危险,躲是躲不了”。2007年,他的一名工人骨头摔裂,他和伤者家属协商大半年,事情才得以解决。虽然肖道长给每个工人购买了100元人身意外险,但是最高赔偿限额6万元,保障金额太少。
肖道长还算幸运,没有碰上死亡事故,金森林业公司却“摊上大事”。2011年,一名伐木工不慎被倒下的树木砸中,当场死亡,家属要求赔偿八九十万元,公司不同意。矛盾激化,家属到处上访,最后在县委政法委的协调下,公司赔偿20万元。“这件事情处理了好几个月,双方都精疲力竭。”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杰说。
县委政法委书记冯崇平说,症结在于缺乏一个平衡机制,如果双方在一个制度框架内协商,事情就容易解决。
2011年11月,县委政法委召集林业局、人保财险、金森林业公司和采伐业主代表座谈,提出设立林木采伐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想法。“与会的没有一个不同意,毕竟林木采伐是高风险行业。”杨杰说。不过,承保方案却一直难产,如果按照人头来投保,采伐工人流动性很大,不好操作;如果按照山场面积来算,出材量不一样,有失公平。经过3次讨论,2012年3月,各方决定借鉴矿山作业人员全员保险的做法,以采伐数量来投保,每立方米缴纳6元保费,业主在办理采伐证时交齐保费。事故伤亡赔偿最高限额40万元,医疗费赔偿最高限额5万元。
采伐业主们很快感觉到了变化。去年9月,肖道长雇佣的一名工人锁骨被树木压断,保险公司介入后,1个月理赔清楚,赔付2万元,肖道长又赔了3万元,处理过程很顺利。杨杰算了一笔账,虽然去年公司保费花了68万元,但是跟往年相比,总赔额少了,而且把赔偿事宜交给保险公司处理,工人家属也信服。
根据当地相关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去年3月到今年6月,该公司共收取林木采伐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费148万元,赔付18人、总金额19.5万元。因为赔偿有了尺度,减少了人为因素,没有出现一例群众上访事件。
农业项目参保难,将乐县对此大力推进,逐步推开此类项目的保险。过去烟农只能“靠天吃饭”,现在烟农有了“定心丸”。
安仁乡是种烟大乡,烟叶种植面积4200多亩。眼下正值烟叶收获季节,田间随处可见采摘烟叶的烟农们,但个个表情凝重。
今年3月24日,安仁乡突遭冰雹袭击,4088亩烟田受灾。“这是安仁乡历史上最严重的冰雹灾害,烟农损失惨重。”乡烟草站站长陈观妹向记者道出烟农的愁虑。
当日凌晨,该乡安仁村烟农黄火生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到地里一看,心里凉透了。30多亩烟田全部受灾,烟叶全被打掉。“看到一年收成泡汤了,当时真的想哭。”黄火生说,虽然及时补种“二代烟”,但是烟叶小了、短了、薄了,质量等级差了,总损失超过5万元。全村82户烟农普遍受灾,大家心情沉重。
“站长,损失这么大怎么办?”6月14日中午,黄火生外出时正好碰见陈观妹。“听说可以得到保险赔偿,有没有这回事?”“有,政府已经替烟农投保了,你们可以大大降低损失。”陈观妹作出肯定回答。
据将乐县烟草公司副总经理林海介绍,将乐县自然灾害多发,近10年遭受较大洪水灾害4次,冰雹灾害几乎每年都有。烟草公司曾设想为烟叶种植投保,但若由公司出资吃不消,由烟农出资操作难,而且保险公司也担心经营风险,所以一直无法实现。
去年5月,为了保障广大烟农利益,将乐县在三明市首推烟叶种植保险。烟农不花一分钱,由县政府出资为全县4.1万亩烟叶种植统一保险。若发生灾情,保险公司每亩最高赔付600多元,而每亩烟叶种植成本在1000元左右。
黄火生高兴地说,过去,烟叶种植基本是“靠天吃饭”,遇灾损失由烟农自己来扛,有了这份保险,烟农吃了一颗“定心丸”。
政府大力推动,保险公司积极介入。10余种“民生保险”覆盖全县城乡常住人口。这种量的优势,实现了民生与保险共赢。
记者了解到,2007年,将乐县推出矿山作业人员全员保险,由采矿业主出资,按照出矿吨数来投保。5年来,该县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事故5起,矛盾都得到有效化解。
此后,该县陆续推出水稻种植保险、建筑工人全员保险等。近两年来,县里又推出林木采伐作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烟叶种植保险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保险,险种增加到10多种,基本覆盖各类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保险是今年新推出的险种,由县里出资150万元投保,被保险人为县境内实际居住人员,每人赔偿定额为8万元。
将乐县引入保险机制保障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这类险种被统称为“民生保险”。冯崇平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果都由政府来解决,效果并不好。比如,安全事故如何赔偿,若没有明确标准,协商不成就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现在,通过商业保险机制来处理,减少了人为因素,避免“强”者得利,“弱”者吃亏。
当地相关保险公司负责人王新峰告诉记者,推行“民生保险”前,在安全生产领域,虽然一些企业出资为员工购买了个人意外险,但是因为数量太少,保险公司不太愿意涉足。另外,因为农业保险赔付率高,保险公司也没有设计农险品种。现在,由县政府推行“民生保险”,保单数量有了保证,公司愿意介入。虽然农险赔付率高,但是“民生保险”险种多,分散了风险,若烟叶种植保险项目亏钱了,还有其他险种可盈利。两年来,公司不仅没有亏本,业绩反而大大提升。
记者了解到,今年,将乐县打算再对“民生保险”扩容,增加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和乡村干部工伤保险。“虽然县里经费紧张,但是要求‘民生保险’实现全覆盖,从而让17万群众有了安全保障。”冯崇平说。
省委党校地方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为桂教授认为,当前大量社会问题与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风险程度高、社会关系复杂、社会信用缺失有关,保险业融入社会管理,运作得当,确实可以充当政府管理社会的得力助手。将乐县让保险企业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协同参与社会管理,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在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保险公司参与社会管理,以此为契机壮大自身,民生与保险实现共赢。
有感而发
保险在社会管理中是如何作为的
赵锦飞
从初窥门径,到登堂入室,再到渐入佳境,将乐县花了6年多时间探索,使“民生保险”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何以如此?
首先,保险与社会管理并不“绝缘”,它们关系很密切。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可细分为社会保障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和社会信用管理等方面。保险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社会管理功能,在辅佐政府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具有独特作用。
将乐县转变政府职能,让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既节约政府行政资源,又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此外,保险机制面对市场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可以设计不同险种,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障需求,覆盖全领域。
其次,保险在社会管理中大有作为。
一是保险业凭借对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培养、提升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提高社会管控风险的能力,无疑将大大缓解由社会风险带来的社会管理压力。
二是保险机制可实现财政对保障、改善民生的放大效应。政府对特定人群投保方面的财政补助,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一种类型,虽然资金量不大,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扩大了惠及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将乐县财政花了几百万元,却给17万人上了保险,起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
三是保险机制通过专业核赔技术,可以使灾害或事故处理更科学、更高效,减少当事各方的纠纷和摩擦,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原来,交通死亡事故处理难度大,家属拦路、摆花圈等现象并不少见。今年将乐县推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保险以来,11人因交通事故死亡,但是没有一例出现家属闹事的。
上一篇: 上海再添一专业运营中心 航运保险激战正酣
下一篇: 赵明浩:华泰保险准备设立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