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今年1~10月保险业保费收入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保险业保费收入1.3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9%。其中,财险保费收入为4367.7亿元,同比增长15%;寿险保费收入为7680.8亿元,同比增长1.7%;健康险保费收入为732.6亿元,同比增长25.36%;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为333.2亿元,同比增长15.29%。
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在原保费增长不大的情况下,赔付支出方面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
前10月赔付支出增18.7%
数据显示,前10月保费赔付支出为3730.13亿元,同比增长18.7%;特别是财产险方面,前10月保费赔付支出2167.9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8%。
一位中型财产险公司董事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不知怎么巧了,一些客户成为我们的客户好多年了,一直没有赔付,今年接二连三发生了几起赔付,使得赔付支出增长比较多。
值得关注的是,10月单月保险业用于银行存款的资金减少1040.7亿元;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420.7亿元。
具体到人身险公司来看,如中国人寿前10月保费收入为2798亿元,同比增长为-0.8%;太保、平安、新华前10月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0.3%、8%、4.6%。
从“银行系”险企来看,建信人寿前10月保费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542%;同为“银行系”的工银安盛和交银康联前10月保费收入分别为24.7亿元、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5%和30%。
银行间接控股的险企中,幸福人寿、中邮人寿、长生人寿等险企前10月保费收入分别为49亿元、111.9亿元、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7%、88.8%、38%。
从其他公布数据的险企来看,利安人寿前10月保费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878.5%;中融人寿前10月保费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2164.6%;安邦人寿也实现同比增长近10倍。
此外,健康险公司在前10月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平安健康前10月保费分别为2.47亿元、1.07亿元、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8%、7692%、79%。
此外,一些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下滑明显,如合众人寿,前10月保费收入69.7亿元,同比下降19.5%;民生人寿前10月保费收入78亿元,同比下降7.7%;正德人寿前10月保费收入1.6亿元,同比下降50.96%。
财险受益电销增长
在财险公司方面,前10月业绩比较集中,大多数财险公司业绩增幅与行业增幅接近。
业绩增幅领先于行业的财险公司,如众诚保险等公司,保费增幅呈几何级增长。具体而言,众诚保险前10月保费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1.17倍;安盟保险同比增长10.35倍;泰山财险同比增长8.02倍。其余业绩增幅超过50%的财险公司分别为:锦泰财险、富邦财险、信利保险、信达财险、国泰财险、华农保险、英大财险、安联财险等。
业绩下降超过10%的财险公司包括:丘博保险,保费同比下降11.2%;安华农业保险,保费同比下降11.5%;安诚保险,保费同比下降20.4%。
对此,一位保险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寿险方面,由于其产品的复杂性,短时间内现有的销售模式很难改变,新兴渠道如电销、网销对现有渠道的替代非常有限。而在财险领域,由于产品同质化突出,电销成为重要价值增长点。未来电销等新渠道对财险带来后续推动力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