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走出困局 中华保险迎来春天(图)

2012-07-02 09:25:47来源:北京商报作者:记者 崔启斌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走出困局 中华保险迎来春天

  发家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保险”),2006年经历了高速扩张后出现巨额亏损,公司偿付能力急剧下降,曾一度濒临倒闭。2009年3月,由监管部门派出的“加强公司内控工作组”进驻中华保险总部,中华保险开始苦练内功。

  沉寂3年之后,中华保险如今再次回到公众的视线,于近日向社会和公众做出了“让理赔不难”的服务承诺,并主动对外宣布了“二次创业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日前,北京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华保险董事长、总经理李迎春。

  商报:过去3年,在外界看来,中华保险表现得很低调。中华保险在默默地做哪些工作?

  李迎春:由于没有尊重科学发展观,中华保险曾陷入过困境。2009年,保监会开始对公司进行风险处置和重组。在3年里,中华保险调整自己的经营理念,从过度追求市场规模转到以效益为中心上来。现在中华保险将总部迁到北京,并获得保险保障基金60亿元的增资入股,极大地缓解了资本金压力。目前公司已由被边缘化转变到逐渐融入行业,经营情况逐步好转,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可以说,中华保险的经营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商报:经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否意味着曾经累积的亏损包袱已化解?

  李迎春:去年,中华保险保费规模209亿元,审计后净利润27.69亿元,整体成本控制得很好,现金流也较为充裕;目前,中华保险现有的23家分公司均实现盈利,绝大多数险种都盈利。这都是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表现。

  现在来看,行业、客户和监管部门关注的指标,中华保险基本上都达到了,而且很多重要指标是好于行业的。如去年综合成本率在行业内最低,达到89%,今年前5个月为90%。不过,这些并不能说明曾经的包袱已释放,还需要未来3年通过自身增强盈利能力来弥补过去的亏损。这也正体现了中华保险在2011年制订的“二次创业三步走”战略逐渐实现甩掉历史包袱、偿付能力达标、集团化上市。

  商报:近期市场关注到中华保险举办了首届客服节,这是3年多来中华保险首次主动发布关于提升服务质量和理赔效率的承诺。这是否与战略规划有关?
  李迎春:中华保险在转型期就制订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服务思路。正因有这样的理念,截至今年5月31日,我们的车险报案结案率达到92.54%,所有分公司的这一指标均超过90%。为了响应监管号召,也是为了加深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此次中华保险打出“让车险理赔不难”的口号,做出九大承诺并制订5项服务标准,也有利于推动公司进一步提升理赔质量。

  在服务标准中有“电话铃响3声内接听报案”、“受理报案后3分钟内完成查勘调度”、“接到调度任务3分钟内联系客户”、“主城区30分钟内赶到现场”、“千元以下私家车非人伤案件,索赔手续齐全现场赔付;万元以下非人伤案件,索赔手续齐全即时赔付”,中华保险要不断优化公司承保、理赔流程,主动缩减工作环节来达到上述服务标准。

  商报:客户服务无止境,而现在行业竞争正在回归服务竞争。中华保险在融入行业后,还会怎样强化这种竞争能力?

  李迎春:在此次客服节上,中华保险还成立了客户顾问团,借助来自各行各业的客户来监督公司的服务工作。这是一种改进服务的创新模式。同时,中华保险还在农险服务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如成立产品开发小组来覆盖农户更多需求;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推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开办农险的机构配备GPS,利用无人机查勘、卫星遥感技术提高查勘理赔服务效率等。

  商报
标签: